Search

我的櫻花記憶 6 - 吉野山

在此要先向大家說聲道歉。櫻花記憶本該在花季中寫完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我的櫻花記憶 6 - 吉野山

在此要先向大家說聲道歉。櫻花記憶本該在花季中寫完,但月初的事故意外帶走了從前的好同事,直到最近才收拾好心情重新提筆。委屈大家在櫻花早已落盡的現在繼續陪我回味賞櫻故事,還請多多見諒...

賞櫻這回事,經常取決於櫻之女神木花咲耶姬的心情。再多的行前安排,永遠都抵不過花神那難以捉摸的多變心思。

第一次體會此事,便是在吉野山。奈良的櫻之原鄉,吉野山。

和長尾哥聽完平安神宮音樂會的隔天,我們就坐上清晨的近鐵特急前往吉野。根據當時的櫻前線預估,吉野山的下千本與中千本將會在此時滿開,正是觀賞的最好時節。早在一個月前就在台灣搶票成功的我還為此沾沾自喜了許久,向長尾哥賣了不少乖。

按照預測會滿開,但木花咲耶姬顯然不那麼想。月初的一場寒流讓祂決定推遲整個關西的花期,也讓我見到吉野山滿開的心願落了個空。

不過事實證明,櫻花的故鄉不需要滿開,就足以觸動人心。
因為吉野山上的一花一樹,都有著一段動人的故事。

細小的櫻葉,是役行者的弘法大願。他在吉野的櫻樹下遇見了藏王權現,創立金峯山寺,將修驗道與櫻花樹傳給了全日本。

初萌的花苞,是西行法師的旅途良伴,帶給了流浪中的他源源不絕的靈感,化作西行庵中的絕世名句 – 『吾願逝於春櫻下,二月吉野月圓時』。

綻放的櫻瓣,是太閤秀吉的演歌舞臺。吉野花見會上恣意高歌的五千五百人,造就了吉水神社『一目千本』的絕世美名。

花落的殘枝,是後醍醐天皇的不屈心志。他懷著王政復古的理想逃亡至此,卻隨著飄零的櫻花一同抱憾而逝,只餘如意輪寺深處的墓塔,長使英雄淚滿襟。

我只見到花開七分的吉野千本,卻無損我親身站在一眾史跡前時的震撼與悸動。日本的櫻名所多如星斗,卻惟有吉野山的櫻花,見證過比繁星還多的悲歡離合,承載了比花海還重的生命故事。

賞櫻這回事,終究取決在自己。不論櫻花女神如何多變,只要有心,都能找到一片動人美景。

第一次體會此事,也是在吉野山。奈良的櫻之原鄉,吉野山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